提到新疆,最初的印象大概是语文课本里生命力顽强的胡杨林,后来便是地理老师一遍又一遍提及的塔里木盆地。
一直有一颗吃遍全世界的心,奈何长着一双迈不动的腿,去新疆旅游的计划被嘴上日积月累的忙碌搁浅、搁浅、再搁浅。
如果不是这次要为各位宝宝介绍必吃的新疆美食,恐怕都要忘记这回事儿。
哈哈哈,下面就跟粥粥一起揣着肚子,走进地地道道的『新疆美食』吧。
说到新疆美食,首推的一定是『羊肉』啊
『羊肉』?
新疆人爱吃牛羊肉人尽皆知,平均每个新疆人一年吃掉14公斤牛羊肉,毫不夸张地说,在新疆,没有一只羊能活着走出这里。
羊肉或烤、或串、或炖,总之都是美味,重点安利羊肉串!!!
But!!!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但羊肉的气味较重,对胃肠的消化负担也较重,并不适合胃脾功能不好的人食用。
暑热天或发热病人慎食之。
『回族凉皮子』?
要说凉皮,在每一个维吾尔烤肉摊前面,都会有一个回族人的凉皮子摊,摊位前的桌子上总是坐满了汉族的食客”。
新疆凉皮子传承陕西、甘肃一带的凉皮子风格,大同小异,但是味道真的炒鸡棒,够麻够辣。
『维吾尔抓饭』?
抓饭是乌兹别克和维吾尔人的美食,用大米、羊肉、洋葱、胡萝卜做成。
它的主要特点是:营养丰富,号称十全大补饭;速度快,坐下来30秒,一盘子抓饭就端上来了。
之前看小萝莉的猴神大叔除了哭肿眼睛之外,就是里面的手抓饭印象最深刻。
『拌面』?
拌面的维吾尔语“浪漫”,其实就是汉语“拉面”的转音,类似于兰州人的牛肉面、北京人的杂酱面。
『杂烩汤』?
烩汤,以牛肉、粉条、豆腐、丸子、菠菜……等原料制作而成,味道比较“汆”,以酸、辣为主,极合我们新疆人的口味。
『海陆空』
提到海陆空,“豪放”两个字就出现在脑海里,你绝对想不到这样的美食盛宴在出炉时的样子,所有食材在沸腾的油中翻滚,滋滋的悦耳声,浓郁的香味儿直至心底,在长达半米的特制容器中满是烤的金黄浓香的肉……
『汤揪片』?
汤饭是新疆人的家常饭,俗称“揪片子”、“汤揪片”等。新疆汤饭在传统的制作中往往要在汤料中放许多不同的蔬菜。
『酸奶疙瘩』?
酸奶疙瘩一般有两种:传统奶疙瘩和湿奶疙瘩。传统奶疙瘩是咸酸的,干奶疙瘩一般是这种口味。
湿奶疙瘩有两种口味,除了咸酸,新增加了甜酸味的,湿奶疙瘩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晾干了吃,就成干奶疙瘩。
『馕』?
馕用馕坑烤制,维吾尔馕主要有两种,一种厚一些,吃的时候可以切片。一种薄一些,边上有圈。
娜扎在参加花儿与少年时都馕,可见它的美味程度。
『烤包子』?
在新疆,烤包子的江湖地位仅次于馕。有的馕坑烤馕,有的烤包子,薄薄的一层面皮裹着满满的牛羊肉,刚出炉的烤包子咬一口还会“爆汁”。
『冰淇淋』?
中国最好吃的冰淇淋在伊犁,伊犁大大小小的巴扎上,总有那么一个冷饮摊,冰激凌高高堆在大盆子里。伊犁手工冰淇淋,奶香浓厚醇香,但口味清爽一点也不腻,鲜美到地球炸裂,完虐任何品牌的冰淇淋!
『各色瓜果』?
新疆水果又多又好吃,这件事还需要多说吗?由于昼夜温差大,这里的水果鲜嫩多汁,还有各种纯天然原料加工而成的干果,让人根本就停不下来!
『巴哈利』?
巴哈里是维吾尔族的传统糕点,在乌鲁木齐随处可见。它口感很丰富,中间有各种果仁,如核桃,杏仁等。在蛋糕的表面上还有葡萄干,味道非常可口,尤其是吃刚做好的巴哈里,热热的,好吃!
『娜帕里勇』?
这是一道很像法式拿破仑的甜点,有人直接叫拿破仑,还有的翻译则让它显得洋气又神秘:娜帕里勇。软软的不用怎么咬,和甜品店的奶油味很不一样,竟然有一股子浓浓的民族风。
『新疆酸奶』?
新疆酸奶,一碗一碗的,比工厂做的防腐时间长的好吃多了。
『大盘鸡』?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对大盘鸡有这样一段描述:人的迁徙流转,成就了食材的香艳相逢。新疆的土鸡剁块,加入青红椒,还有代表川味的辣椒、甘肃人钟爱的土豆、陕西特色的裤带面——不同地域食材的融合,催生独有的美味——大盘鸡。
香辣的鸡汤与面条相互浸润,酣畅淋漓。
『玛仁糖』?
新疆的玛仁糖,全名叫核桃玛仁糖,在新疆以外的地方通常叫“切糕”。
玛仁糖选用的原料非常丰富!由核桃仁、玉米饴、葡萄干、葡萄汁、芝麻、玫瑰花、巴丹木、枣等原料熬制而成,吃一口,嘴齿留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