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健身行业的投融资》——凯兴投资创始人
潘石坚
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投资已经过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而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积极寻找其他的投资方向。在过去的20年,房地产经历了一个高速成长的过程,所以大家都着急要买房,背负了沉重的按揭贷款负担,基本上没有钱也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投身到身体锻炼中来。随着这两年情况的变化,房子的涨势是没有以前那么迅猛了,甚至房子都有下行的空间,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投身到健身行业中来。从去年的指标来看房子的年化收益率不超过2%。可以找到任何一个投资产品都要比这个好,所以大家最近都有摆脱房奴的想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追求衣食住行水平的提高。设想如果衣食住行这些方面的需求满足的话,大家对什么最关心?对健康是最关心的!对健康的关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不生病,一个是健康。要达到这两个方面需要怎么样呢?那就是健身锻炼。健身消费与经济发展存在一个反周期的效果,就是说,同文化行业、游戏行业一样,经济压力越大的时候,人们就越会去打打游戏、锻炼身体。大家也明显的感受到这两年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实际上各个行业和各个地区都能感觉到。而经济的不景气反而对健身有一个“恐龙”效应。大家有更多的精力、时间、金钱花到健身中来。举一个户外行业的例子,年经济压力最大的时候,产生了户外所有的品牌,它们几乎都是那个时间进入中国;而国内的品牌都是、年创立的。09年金融危机之后,这些公司都已经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
投资对运动健身行业的逻辑
投资是要讲逻辑的,这是我们这一段时间对运动健身行业的思考。在体育行业中也有一个金字塔,如果将它用类似于传统的一、二、三产业进行划分,最下面的就是运动项目的开发,运动员的培养以及运动场地的建设。这个实际上就跟产业里面的农业一样,是费时间费力气花的功夫最多,但是见效最慢行业。比如橄榄球、壁球、板球、有很多运动项目都想在中国建立一个自己的市场,但是这个周期很长,失败的几率很大,投入的精力也很大。
第二个就是赛事和俱乐部。赛事和俱乐部可能在第一个行业之上衍生的东西。比如说在美国,赛事是这个行业主要的支撑;就像工业在一个国家里面重要的地位一样。再上面就是传播。
现在的体育产业都非常 运动健身行业创业的几个误区
跟大家探讨一下我认为运动健身创业方面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个现象就是,我去年看过的一些公司,绝大多数没有撑过去去年的那一段时间,也有一部分今年基本上萎缩的就不成样子了。这里面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买了很多手环之类的运动产品去戴,发现任何一个手环戴个两三个月就不想戴了,这是为什么?我自己感觉这是一个伪需求。这个东西没有仔细的考虑人的因素,是一个凭空创造出来的东西,人为什么要戴这个手环,戴手环对我工作和生活的意义又有多大。我觉得在大家创业的时候,要考虑一些内在的东西,仔细的考虑了再去做。别看这别人做智能穿戴设备,自己慌慌张张的做了,花了很多的钱,最后失败了。
第二个就是做APP一定要谨慎。现在有个趋势,就是想个什么东西都要做APP。举几个例子,前两年看了很多的公司与健身相关,就是做一个APP把LBS,地理位置系统、场馆和教练链接起来。有好几家去做,最后效果都不明显,甚至现在据《经营发现库》来看,实际上你仔细考虑它的内在逻辑时是有问题的。比如说我和我的教练、健身房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说我出去的士打车,是一个随机性的东西,需要用一个工具去解决。我基本上固定的东西是不需要一个工具去解决的。有很多的创业者花了很多的钱把APP做出来,然后花了很多成本把这个设备装到客户的手机上,用户发现用了一两次就不想用了,这是一个低频次的东西。你要考虑你做的这个APP一定是一个高频的,装到手机上,尤其是手机的第一个页面你能不能占领,而且你的用户每周用这个APP至少一次,才能成功。如果说想起来才用一下的这种东西,我觉得寿命都不会太长。做一个APP,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几万块钱甚至十几万,但是你把这个APP推广出去,要花很大的成本。而你要把它保有在你用户的手机上呢,又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所以我在想,大家在创业的时候呢,好多的东西要想清楚,要舍得花钱做一些市场调研,不要是自己闭门造车,自己在屋子里想的,说我这个逻辑关系很顺,最后发现拿出来见光死。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C2C(copytoChina)。在互联网的前十年,它是一个很流行的东西,雅虎拷贝到中国就是新浪的门户网站,谷歌拷贝进来就是百度,facebook拷贝进来就是人人网,twitter拷贝进来就是微博,这些东西基本上以前都是成功的。但是具体的情况发生变化,拷贝进来的东西基本上都死掉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企业之间也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家都在学习外国的东西,而不是将中国的东西拷贝到外面去。 第二个就是运动健身和大健康这个行业的结合。每一个人的健康也很重要。医院做一个体检。将来呢大家还会每一年,会花几百块钱、上千块钱,会做一个体质监测。体质监测结果出来以后,会有一个比较形象化的数据,比如,我是40岁,因为我经常运动,我一体检他给了我一个身体年龄,有可能是35岁;同时,有的人是40岁,但是他的体质监测结果出来以后,由于缺乏锻炼健身的缘故,种的因素家起来,他的身体年龄可能已经50岁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人就需要不同的锻炼方案。基于46号文件明确的提出了一个“运动处方”这一个概念,我们可以对不同的人群做出一套适合他的健身方案。以前大家开处方呢就是吃什么药,而我们现在再开的处方是运动处方。这个实际上是一个入口,如果在座的有现成的方案,或者现成的公司,我想我们可以继续探讨一下。
第三个趋势就是:运动健身的娱乐化、社交化。运动健身其实是一个很枯燥的东西以前并没有这么人在跑步啊进健身房等等。我觉得健身的兴起,除了大家关心自己的身体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的原因就是微博 第四个就是运动健身的时尚化。这个也是我刚才讲的,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这个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以上就是我今天对我这两年投资体育行业的一些思考,这些趋势也是我们体育基金会下一个阶段的 潘石坚先生简介:
潘石坚先生为凯兴资本创始合伙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EMBA,先后进入房地产行业及金融行业,曾在SOHO中国、金陵华软投资集团等公司任职,历任副总裁、高级副总裁等职;潘先生长期负责新消费领域投资、债权基金及创新金融等方面的业务,具有丰富的创业、投资及管理经验。潘先生从年开始担任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的投资顾问,并将投资重点放在体育文化产业方面,成功地投资了“中体视讯”等一批体育文化企业。目前潘先生正在推动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成立“中国体育文化产业基金(筹)”将继续白癜风患者的饮食北京白癜风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