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饮食
健身饮食

您现在的位置: 家居用品 > 家居用品优势 > 建材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报告筑攻,

建材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报告筑攻,

发布时间:2025/8/4 15:49:43   点击数:

(报告出品方/作者:民生证券,李阳)

消费建材:新β的磨合期,结构比总量重要

长期问题解决之前,地产链不做总量判断,结构性机会更重要

不做地产总量判断,结构性机会更重要。房地产销售总量难回巅峰,后续走平、向上、向下皆有预期。一方面,如果对年度装修住宅总量进行预测,这里的销售趋势、装修意愿都是偏强的假设条件,会带来偏差;另一方面,人口增速与城镇化率横亘在前,这些长期问题尚未解决,地产总量变化就没有一致预期。因此,关于总量判断,我们建议短期搁置,我们更重视地产链结构性机会,比如厄尔尼诺与智能家居齐力催化的家电行情,至少站在3月的节点,家电与其他地产链看起来,似乎区别不大,类似机会未来还会出现。展望下半年,除了估值修复行情外,我们认为,还可以中线布局以下几个方面:

先,“高质量发展”是多数问题的答案,提质带动专业化市场,重点在安居消费,小B+C模式为主。“住”属于消费范畴,但地产问题不完全等于消费问题。可以拆解地产链,从后端装修入手,先解决这部分的消费问题、激活万亿市场,政策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今年上半年最后一次国常会提出“促进家居消费”,6月底住建部长的重要文章提出“新征程上,要以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要牢牢抓住安居这个基点”。从“居者有其屋”到“安居”,新征程的目标明确。政策落点在哪里?我们认为,与建材相关可以是“安居消费”:旧改修缮、智能家居、适老改造、安全用材(水/电/燃气管等)、装修提质、材料提标。

扩品类的领先机遇,类比集采β

第二,扩品类是下一个先发优势。地产链集中度提升经历2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年,趋势走过一个完整区间,地产行业集中度提高带动主材集采,精装房趋势带动内装集采,环保优胜劣汰,原材料成本冲击,疫情影响……地产链呈现集中度提升。同时,资金面偏宽松,融资占优的消费建材上市企业加速了这种集中。第二阶段从年开始,产业链慢慢反应过来,未来不走老路、要求高质量发展。这样的背景下,地产需求疲软“验真金”。风高浪急需要大船傍身,扩品类才能升级企业优势。

成功的扩品类战略一般呈现3个协同,工序协同、成本协同、渠道协同,在产品、成本、渠道能利用优势、并且反哺主业。在行业需求放缓、板块上市公司超过2-3家的背景下,如果市占率超过一定比例,开拓第二曲线几乎是一个必选项。我们参考立邦涂料股权变化前身,年制造出油漆后,年生产船舶涂料用品,并延伸到消费电子、汽车涂料领域。我们参考美的集团,年在空调市占率实现12-14%后,成立小家电事业部(生活电器事业部)。成熟市场、成熟行业的领军者均呈现外延特征。

聚沙成塔、量变到质变——单一政策或许能量级不高,但有针对性

核心二线地产需求端,政策基本应出尽出。因城施策4个阶段:①阶段一:放松刚需资格(落户、人才政策、取消外地人二手限购);②阶段二:放松改善资格(满足条件可多买一套房、认房认贷调整);③阶段三:增加购房能力(降低首付比例);④阶段四:提升购房意愿(明文取消限购)。

温和的政策带来温和的效果,终点都是“解决问题”

每项政策单独拎出来,能量级可能不高,但累积起来,有望从量变到质变。例如,年1-5月保利发展、越秀、中海、金茂、华发等国央企月销售金额逐渐增加,累计销售金额同比提升幅度较大。民企的积极性也在恢复,以今年首轮上海土拍为例,参拍的50余家企业中有近20家民企。4月龙湖集团在上海、杭州、长沙以41亿元拿下3宗地,碧桂园通过摇号以28.3亿元竞得杭州滨江浦沿地块。

经历风雨,面对不确定的地产β,保守还是开支?

-年,12家消费建材龙头,3年累计信用减值损失较大,平均值为-6.5亿,分摊到年度即为:平均每年每家公司计提2.2亿。C端消费建材公司现金流更优、抗风险能力强,含B端业务的公司报表有不同程度损伤。年资本开支的力度代表企业决策、隐藏对未来的信心,加码推进扩品类、模式更迭的企业,更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juntrading.com/jssp/136063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